top of page

【書評】創意人一定要懂的7堂EMBA課。你不懂我啦!這是設計人才永遠的痛!



如果你身邊有個設計師朋友,應該對這句話不陌生:「你不懂我啦!」這幾個字,可能是在甲方修改第 57 次稿件時嘆出的,可能是在客戶說「這個顏色太創新,改回藍色吧」時爆出的,也可能是在看見業務接了超爛的案子,卻要求 24 小時內完稿時,帶著怒氣吼出的。


設計 VS. 商業,究竟是天作之合,還是水火不容?


這本《創意人一定要懂的 7 堂 EMBA 課》試圖解答這個終極難題,告訴創意人如何不被市場淘汰,甚至能用「商業邏輯」來放大創意價值。


創意不為錢,只為「賞識」?錯了,真正的賞識=市場價值


藝術家常說:「我創作不是為了賺錢,而是為了讓更多人欣賞。」

但現實是,沒有市場價值的創作,連賞識都很難得到!


書中提到,設計師的伯樂,其實就是市場上的消費者,當一個品牌被消費者認可,這種賞識自然會轉換成商業價值。而這種 「價值」 不是光靠創意能創造的,而是透過市場的適應、調整、行銷,才能真正讓一個作品發光發熱。


換句話說,當你的創意能被市場認同,這就不只是「被賞識」,更是**「品牌價值的建立」**。

所以與其吶喊:「沒人懂我!」不如學著讓市場懂你、接納你,然後願意為你的創作買單。


對的方向,創意才能變影響力


很多設計師的痛點,就是「靈感無敵,但方向感極差」,這導致了 創意有了,但市場不買單 的窘境。

如何讓自己的創意更有影響力? 書中提供了一個關鍵方法:


「在創意誕生前,先找到市場的黃金交叉點。」


簡單來說,不是等作品做出來才去找懂它的觀眾,而是 在創作前,先想好誰會買單,並找到能產生共鳴的市場需求


這概念跟 史丹佛大學的「設計思維(Design Thinking)」 很像:


  1. 先理解消費者(Empathy)—— 站在市場的角度看設計,而不是自己爽就好。

  2. 找到問題核心—— 創意不是天馬行空,而是解決某個市場需求。

  3. 測試調整—— 作品不是一次到位,而是經過市場反饋來優化。


換句話說,創意不是為了滿足創作者的自我,而是要產生價值!


設計不該是孤島,創意與商業才能雙贏


很多人覺得「設計」跟「商業」就像水火不容,但書中提到了一個趨勢——未來的設計師,不能只懂設計,還要懂市場,懂商業模式。


這並不是要讓設計師變成業務,而是讓創意變成 「能賺錢的影響力」

事實上,現在的文化創意產業(如潮牌、藝術 NFT、個人品牌設計),都已經證明了:


「好的設計 + 正確的商業策略 = 可長可久的品牌影響力!」


這本書,正是要幫助創意人走出「單純靠靈感吃飯」的困境,學會用商業邏輯,讓自己的設計影響力最大化!


結論:創意人,不懂市場,就只能繼續被市場淘汰


這本書適合 所有想要讓創意變現的設計師、創業者、品牌經營者


它告訴我們:


  • 創意不是脫離市場而生,而是因市場需求而成長。

  • 你越能理解商業邏輯,市場就越能理解你的價值。

  • 「創意 x 商業」= 影響力最大化,這才是未來趨勢!


所以,如果你是個設計人、藝術家、創業家,卻總是被市場打擊到懷疑人生,那這本書或許能幫助你,找到創意與市場完美結合的方式!


《創意人一定要懂的7堂EMBA課》

作者:何小台、范揚松、黃丙喜、解崙

出版社:商周出版

出版日期:2013年06月08日

Drop Me a Line,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