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EQ低,不是你的錯;但你不想改,就是你的錯。」
來來來,讓我們來個殘酷測驗——
✔️ 聽到「我們來開個會吧」,你的心情是:A. 充滿期待,準備發光發熱B. 默默拿出手機假裝在忙C. 直接腦中放空,等著會議結束
✔️ 在工作上遇到豬隊友,你的反應是:A. 耐心指導,協助解決問題B. 默默翻白眼,但還是幫他擦屁股C. 當場爆氣,怒吼:「這種事還要我來?」
✔️ 每次提案被主管打槍,你的內心戲是:A. 沒關係,接受建議,再接再厲B. 表面微笑,內心OS:「你是來找碴的吧?」C. 當場炸毛:「我辛辛苦苦準備,結果就這樣?」
如果你剛剛的答案偏向C,那很抱歉,你的EQ可能有點危險,職場晉升之路可能要多繞個幾年……
這兩本書——《情緒競爭力UP!》和《快墜機了,為什麼沒人敢告訴機長?》就是專門來解救「EQ低到讓人想換座位」的人。
IQ能讓你上桌,EQ才能讓你吃大餐!
以前我們都被灌輸一個錯誤的觀念:「聰明人會成功。」
結果呢?很多頂尖學府畢業的高材生,職場上混得一塌糊塗;反倒是某些「學歷普通,但人緣超好」的人,薪水年年翻倍。
原因很簡單——高智商 ≠ 會做人。
《情緒競爭力UP!》的作者丹尼爾·高曼早就點破:
👉 很多企業的高階主管,當初是因為IQ高進公司的,結果最後被掃地出門的原因,往往是EQ太差!
你見過那種學歷漂亮、能力滿點,但開會時只會用高傲的眼神環視眾生,最後搞得整個團隊烏煙瘴氣,結果自己還一臉無辜:「這群人怎麼都這麼難搞?」
這種人最後的結局通常就是——「請你去發展更適合你的職場環境(翻譯:請滾)」。
【案例】為什麼沒人敢告訴機長飛機快墜機了?
在《快墜機了,為什麼沒人敢告訴機長?》這本書裡,有一個震撼的案例:
✈️ 某航空公司的班機發生事故,機長當時明顯做錯決定,但副駕駛和機組員沒有人敢糾正他,最後飛機墜毀。
這讓人驚覺,很多組織裡其實都充滿了這種「沒人敢說真話」的氛圍。
有些老闆的EQ低到讓人懷疑他是不是來玩模擬市民的——對建議充耳不聞、對批評反應過激,最後身邊只剩下一群點頭如搗蒜的Yes Man,然後公司一步步走向深淵。
這也證明了一件事:EQ低不只會害了自己,還可能拖垮整個團隊!
專業能力 + 智商 + EQ,誰才是王道?
來,我們假設你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,現在要從兩位候選人選出新的總經理,你會選誰?
1️⃣ 候選人A:擁有名校MBA學歷、管理經驗豐富,但個性強勢,團隊內抱怨連連,內部氛圍極差。
2️⃣ 候選人B:學歷普通、資歷平平,但深受同事愛戴,帶領的部門總是能創造高績效,大家跟著他都幹勁十足。
你會選哪一個?
答案其實很明顯——EQ高的人,才能帶領團隊走得遠!
一個人的智商、專業能力固然重要,但職位越高,EQ才是影響績效的決定性因素。
畢竟,如果一個人再聰明,卻讓身邊的人都想辭職,那還有什麼意義?
職場生存法則:高EQ,才能不被踢出局!
1. EQ不是天生的,可以後天訓練
有些人說:「我EQ低,沒辦法啊,天生的!」
錯!這只是你不想改的藉口。
高曼的研究指出,EQ其實可以透過刻意練習來提升。只要願意花3~6個月的時間調整思維,就能改掉很多讓人討厭的行為模式。
下次遇到惹怒你的客戶,不要急著翻桌,先深呼吸,然後想像他是一隻可愛的倉鼠(?),這樣就能大幅降低你的怒氣值。
2. 好老闆靠「EQ戰術」,不是靠發脾氣
書中提到的六大領導風格,讓人一看就秒懂自己老闆是哪種類型:
💥 強制型(暴君):「不准有意見,聽我的就對了!」
🎯 進度型(操到死):「這週業績不達標,週末都給我加班!」
📣 權威型(畫大餅):「公司願景是改變世界!你們趕快努力啊!」
🤝 關係型(大家好麻吉):「我們是一家人~」
📝 教練型(循循善誘):「來,我帶你一起學!」
🗳️ 民主型(開會流派):「來來來,我們開個會投票決定。」
厲害的領導者不會只用一種方式,而是會根據情境靈活切換。
如果你的老闆每次都是「強制型」,那恭喜你,應該快要進入裸辭倒數計時了。
結論:想升職加薪,先提升你的EQ!
這兩本書的結論很明顯:
👉 IQ決定你的起點,EQ決定你的終點。
👉 職場生存,不只要聰明,還要會做人。
👉 領導者的EQ,決定了團隊的績效和士氣。
所以,想要升職、加薪、變成團隊裡受歡迎的人,不是靠嘴砲,而是靠高EQ!
最後,送大家一個職場金句:
「職場不是比誰能力強,而是比誰活得久。」—— 高EQ的人,才能笑到最後。
書籍資訊
📘 《情緒競爭力UP!》
作者:丹尼爾·高曼
出版社:時報出版
出版日期:2013年9月1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