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我真的受夠上班了!要嘛加班,要嘛被老闆找麻煩,我乾脆自己創業好了!」
這句話,你是不是也曾經對自己說過?
很多人以為創業是擺脫上班地獄的最佳出路,畢竟,當老闆=自由,不用打卡、不用請假、不用看老闆臉色,還能隨時安排自己的時間。
但,醒醒吧!不想上班,並不代表你適合創業!
因為現實是——創業比上班更難、更累、更沒有安全感,還更容易讓你懷疑人生!
所以,如果你只是「討厭上班」,那麼,千萬別天真地以為「創業就是解脫」,因為你很可能會從一個地獄,直接掉進另一個更深的坑!
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這個「創業 vs. 上班」的殘酷真相。
不想上班的理由 vs. 創業的現實
1.「上班很累,創業應該比較輕鬆吧?」
你覺得每天 9 點進辦公室,6 點下班很痛苦?你覺得週末還要回公司很慘?
但創業之後,你會發現——
創業沒有「下班」這回事!
你不需要早起打卡,但你可能會凌晨 2 點還在想辦法解決客戶問題。
你不需要寫請假單,但你可能一年都不敢請假,因為一旦你放假,整個公司就停擺了。
你不用加班,但你每天都得工作超過 12 小時,因為所有事都靠你一個人撐著。
當老闆的自由,換來的是「24 小時待命模式」。
如果你連上班的 8 小時都撐不住,創業的 16 小時會讓你崩潰!
2.「我受夠老闆了,創業就沒有人管我!」
很多人覺得上班最痛苦的,就是被老闆壓榨,所以自己當老闆,應該就沒人管了吧?
錯!
當你創業之後,你的「老闆」從一個變成了一百個:
客戶是你的老闆:「這麼貴?能不能便宜一點?」
供應商是你的老闆:「貨款還沒付?那我們暫停供應!」
房東是你的老闆:「租金下週要繳,不然請你搬出去!」
銀行是你的老闆:「貸款利息到了,請記得還款!」
政府是你的老闆:「請提供最新的稅務資料,逾期罰款!」
你不是擺脫老闆,而是變成了所有人的「服務員」!
如果你不會管理好這些「老闆」,你就會被市場狠狠淘汰!
3.「上班薪水太低,創業應該賺得比較多吧?」
如果你覺得上班薪水太低,那麼你要有心理準備,創業的收入可能比你上班還少!
創業初期,以下這些狀況很常見:
第一個月沒收入:「沒關係,剛開始嘛!」
第三個月還沒賺錢:「可能要調整一下行銷策略!」
第六個月開始燒存款:「好像不太妙,但應該快撐過去了吧?」
第九個月發現現金流見底:「X的,我是不是該回去上班?」
你以為創業很快就能賺大錢,但事實是,大部分創業者的第一年,都在負債求生。
如果你不能接受短期內沒有收入,那麼創業很可能會讓你比上班更焦慮!
4.「上班太無聊,創業應該比較有成就感吧?」
沒錯,創業確實比上班有挑戰,但「挑戰」不代表「每天都很爽」。
創業者的日常,其實是這樣的:
寫計畫、跑業務、談客戶、找供應商、顧客戶關係、處理售後問題,一天至少做 10 種不同的事情。
你以為自己是「CEO」,結果當了「設計師、客服、銷售、財務、會計、工人、外送員」什麼都得做。
你以為創業的樂趣是「賺錢」,但其實創業最大的成就感,來自於「今天又活下來了」。
如果你只是單純覺得「上班很無聊」,那麼創業可能會讓你「每天都崩潰」!
那麼,誰才適合創業?
不想上班 ≠ 適合創業,但如果你符合以下條件,你才真的有機會走這條路!
1. 你能接受「沒有穩定收入」的生活
創業初期,你可能 6 個月、1 年,甚至 2 年內,都不會有穩定收入。
如果你現在的生活習慣是「每月靠固定薪水過日子」,那麼你需要重新訓練自己適應「現金流不穩定」的模式。
能忍受財務不穩定,才有資格當老闆!
2. 你能承受市場的殘酷淘汰
上班時,你的主管可能會給你機會,讓你慢慢成長。
但創業時,市場沒有耐心,不管你努力多少,結果才是唯一標準!
你沒業績?沒人同情你,現金流用完就倒閉!
你犯錯了?客戶直接跑去競爭對手那邊!
你做得不夠好?別人馬上取代你!
如果你不能接受市場的冷酷競爭,那麼創業會讓你受不了。
3. 你願意學習所有你不擅長的事
上班時,你有專業分工,財務、行銷、業務、設計都有專人負責。
但創業時,你什麼都得自己來!
你不懂行銷?沒關係,自己學!
你不會財務管理?沒關係,自己學!
你不會談業務?沒關係,自己學!
如果你不願意主動學習,那麼創業的挑戰會比你想像中還要大!
結論:創業不是逃避上班,而是更艱難的挑戰!
不想上班,不代表你適合創業!
如果你只是為了逃避朝九晚五、討厭老闆、厭倦工作,那麼創業不會讓你變得更自由,反而會讓你壓力更大!
但如果你已經準備好接受更高的風險、更大的挑戰、更多的不確定性,並且願意為了自己的夢想全力以赴,那麼創業或許是你的機會!
所以,問問自己——
你是真的準備好了,還是只是單純不想上班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