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的我,是個著名的「遲到大王」。從學生時代一路遲到到職場,搞得別人看表情,我看手錶,天天追著時鐘跑。那時候的我,心裡倒也不是不想改,但總是抱著一種「我改不了啊,本性就是這樣!」的自我安慰心態。結果呢?遲到不僅惹人嫌,還讓我錯過了不少重要機會。
當我進入職場後,才發現「遲到」不僅讓人感覺不專業,還可能直接造成業務的損失。這才終於讓我下定決心改變這個壞習慣!經過不斷摸索,我終於明白,習慣不是天生的,是可以後天訓練的。關鍵就在於 持續地執行。
如果你也有壞習慣遲遲改不掉,那今天就讓我來分享一些心得,幫助你一步步養成好習慣。
壞習慣怎麼改?堅持才是王道!
1. 改變只需20天:短時間帶來驚人效果
習慣的養成,其實比我們想像的簡單。研究顯示,只要 堅持20天,就可以開始養成一個新習慣。雖然這個標語看似誘人,但真正的挑戰在於頭七天!根據統計,有42%的人在這段期間放棄。撐過這一關,你就已經勝過一半的人!
2. 萬事起頭難,計劃是成功的第一步
如果你想讓一個好習慣扎根,就要把它寫進計劃中。將目標具體化,列成清單,並把它放進每天的行程裡。像是當自己的秘書一樣,讓生活自動跟隨清單節奏,幫助你穩步推進。
3. 目標要小:每天能做到才是王道
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。一開始不要設定難以完成的目標,像是每天運動1小時或早起3小時,這些計劃看似美好,但往往執行一兩天就會崩潰。從 小目標 開始,比如每天運動5分鐘,早起10分鐘,讓自己輕鬆達成,逐步增加難度,讓成功感推動你繼續前進。
持續力來自於方法,12個「開關」讓你越改越順
以下是《改變人生的持續術》中提到的12個「持續開關」,我自己嘗試後覺得非常有用!
糖果型
獎勵:每次完成目標,就給自己一點獎勵,比如吃塊甜點、看一集喜歡的劇。
被稱讚:讓朋友或家人知道你的進步,適時讚美能讓你更有動力。
遊戲化:把習慣養成當作遊戲,設計關卡、挑戰自己,完成後像打怪升級一樣成就感滿滿。
理想模式:幻想完成後的自己會多棒,讓目標成為你的驅動力。
儀式:用特定的小儀式啟動習慣,比如喝一杯咖啡後立刻開始寫作。
除魔:找到阻礙你改變的壞習慣(例如滑手機),一一消除它們。
危機感型
損益計算:想清楚不改變的代價,比如遲到會讓客戶跑掉,吃垃圾食品會讓健康亮紅燈。
習慣的朋友:找一個同伴一起挑戰,彼此監督,效果更佳。
對大眾宣布:在社群媒體公開自己的目標,讓大家成為你的見證人。
處罰遊戲:沒完成目標就罰自己,比如捐錢或做家務。
設定明確目標:像寫合約一樣具體寫下來,清楚知道自己要完成什麼。
強制力:加入像健身課程這種有付費或承諾的活動,讓你更有動力。
實用工具推薦:數位時代的好幫手
如果你喜歡用數位工具,那這下面幾款APP可以試試看:
Habit — Daily Tracker. 生產力工具
Onrise: Habit Tracker & Focus. 生產力工具
種子習慣- 日常專注和習慣養成打卡 生產力工具
Habitify:習慣追蹤器 生產力工具
結語:別再給自己找藉口,從小習慣開始改變!
「本性難改」其實只是懶得改的另一種說法。習慣的養成,就像打地基一樣,需要耐心,也需要持續的努力。從小目標開始,每天一點點,20天後,你會驚訝地發現,曾經的壞習慣真的可以被取代,改變其實沒那麼難!
所以,從今天起,讓我們一起把壞習慣丟進垃圾桶,換上全新的自己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