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仿是最快的捷徑
「跑步、游泳,還不是人家怎麼做,你就怎麼做!」這句話放在業務工作上再適合不過。很多人覺得模仿別人的業務風格好像很沒創意,甚至有點「抄襲」的味道。但事實上,業務話術是前輩們用無數次實戰淬煉出來的寶貴經驗,如果能好好學習,反而能幫助我們少走很多冤枉路。
剛踏入業務領域時,我也是緊抓著公司前輩不放,觀察他們怎麼應對客戶,怎麼處理異議,甚至連肢體語言、說話語氣都努力模仿。當然,每個人個性不同,一開始模仿,但最後還是會發展出自己的風格。
模仿的最大價值在於——縮短學習曲線,減少碰壁的次數!
業務第一步——先建立「第一印象」
美國心理學家 Albert Mehrabian 提出的「麥拉賓法則」指出:
55% 來自視覺訊息(外表、表情、肢體動作、態度)
38% 來自聲音(語氣、語調)
7% 來自談話內容
換句話說,客戶對業務的第一印象,超過一半取決於外在表現!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業務願意花大錢在衣著打扮,因為當你外表專業、有自信,客戶就比較容易信任你,成交機率自然提高。
🔹 小技巧:打造業務專業感
穿著整潔、符合客戶期待(賣房的和賣汽車的穿著應該不一樣!)
表情放鬆、微笑、自信(但別過度,否則會顯得假)
站姿挺直、手勢自然,展現信心
語氣穩重、聲音清楚有力(即使說的是同一句話,不同的語氣會帶來不同的效果)
還沒開口前,形象就已經決定了客戶對你的態度!
電話拜訪的關鍵——先約見面,不要急著成交
剛當業務時,我超羨慕那些前輩,一通電話就能成交。後來才發現,這些業務高手早已累積無數經驗,熟悉客戶心理,所以能精準切入需求。
但對新手業務來說,電話拜訪的目標不是成交,而是先約見面!
📌 錯誤的做法:
「你好,我們公司最新推出了一款XXX,現在有優惠方案,您有興趣嗎?」
👉 這樣的開場容易讓客戶直接拒絕,因為你在推銷,而不是建立關係。
📌 正確的做法:
「XX先生您好,我是XX公司XX部門的XXX,這次打擾您,是因為我們有個方案,可能對您的業務有幫助。我想花您10分鐘的時間,當面和您討論,看看是否符合您的需求。」
👉 把重點放在「約見面」,而不是「直接成交」,降低客戶的戒心。
成功的業務不會在電話裡賣東西,而是在電話裡賣「見面機會」。
用問題回答問題,讓客戶說出真正需求
🔹 錯誤示範:
客戶:「這台車的性能好嗎?」
業務(馬上接話):「這台車擁有最先進的渦輪引擎,動力輸出XX匹馬力,油耗超低,而且內裝配備XXX……」
這樣的回答,看似專業,但其實很容易讓客戶「關掉耳朵」,因為你在單方面輸出資訊,而不是溝通!
🔹 正確示範:
客戶:「這台車的性能好嗎?」
業務:「您對車子的性能有什麼特別的考量呢?」
👉 透過反問,讓客戶說出真正的需求,例如:「我主要開長途,希望省油一點」or「我喜歡動力強的車」。
這時候,我們就可以根據客戶的重點來回應,而不是漫無目的地丟資訊。
沉默的力量——讓客戶自己說出關鍵
很多新手業務在與客戶對話時,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填滿每一個空隙,生怕冷場。但有時候,沉默反而是最強大的武器!
📌 錯誤示範: 客戶:「這個方案好像還不錯,但價格有點高……」業務(急著接話):「其實我們的價格是市場上最有競爭力的,而且包含XXX服務……」
📌 正確示範: 客戶:「這個方案好像還不錯,但價格有點高……」業務(先沉默幾秒,給客戶思考空間):「您覺得哪個部分的價格比較高呢?」
這樣的沉默 + 反問技巧,可以讓客戶主動說出他的真正疑慮,而不是讓業務自己一直解釋,導致話題失控。
人都有「填補空白」的心理需求,當你安靜時,對方就會忍不住說出更多資訊!
總結:成為業務高手的五個步驟
1️⃣ 模仿學習,快速上手:觀察業務高手的說話方式、應對技巧,從模仿開始累積經驗。
2️⃣ 打造第一印象,讓客戶先信任你:穿著、表情、肢體語言、語氣,都是影響成交的關鍵。
3️⃣ 電話拜訪的重點是約見面,而不是成交:降低客戶戒心,讓他願意給你更多時間解釋產品。
4️⃣ 用問題回答問題,挖掘真正需求:不要急著推銷,而是讓客戶自己說出他最在意的點。
5️⃣ 學會「沉默」,讓客戶自己補上缺口:比起拼命說話,適時的停頓能讓客戶更願意分享想法。
業務工作沒有捷徑,但透過觀察、模仿、學習,再搭配良好的心態與技巧,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為銷售高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