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你確定要創業嗎?」
「創業這麼難,為什麼不找份穩定的工作?」
「我朋友的朋友創業,半年後收掉,還欠一屁股債!」
如果你曾經動過創業的念頭,那你一定聽過這些話。來自父母的擔憂、朋友的勸退、長輩的冷眼旁觀,甚至連你樓下的早餐店老闆都會語重心長地提醒:「年輕人,創業沒你想的簡單。」
但你真的該因為親友的反對而放棄創業嗎?還是該咬緊牙關,證明他們錯了?今天我們就來聊聊,當親友極力反對時,你還敢創業嗎?
親友反對的經典台詞,你中幾個?
當你興奮地告訴家人:「我要創業了!」時,通常會收到這些經典台詞:
「你還這麼年輕,為什麼不先累積幾年經驗?」翻譯:你根本不懂市場,先乖乖上班吧。
「創業會失敗的,風險太大了!」翻譯:我看過一堆創業失敗的案例,你一定也會變成其中之一。
「你有資金嗎?沒資金怎麼創業?」翻譯:創業需要大筆資金,你沒錢,還是別亂來了。
「穩定的工作比較好,創業太不確定了。」翻譯:我不想看到你吃苦,還是安穩領薪水比較實在。
這些話,並不是惡意的批評,而是來自親友的**「保護機制」**。畢竟,他們不希望你跌得太慘。只是,這些反對意見真的適用於每一個人嗎?
親友為什麼反對你創業?
大多數親友反對創業,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希望你成功,而是因為他們害怕你失敗。以下是幾個常見的原因:
1. 他們來自「穩定優先」的時代
很多長輩的人生觀是:「讀好書、找份好工作、買房子、安穩退休」。他們的時代,「穩定」等於成功,但現在的世界已經改變了。
以前,公務員是「鐵飯碗」,現在呢?政府也開始裁員。
以前,進大公司就能一路升遷,現在呢?企業變動快,跳槽才是王道。
時代變了,過去的「成功公式」,已經不能完全套用在現在的環境。
2. 他們只看到創業的風險,沒看到機會
親友的資訊來源通常是新聞,新聞最愛報導「創業失敗、負債百萬」的故事,卻很少報導那些成功翻身的案例。
但事實上,很多成功的企業家,都是經歷過多次失敗才站起來的。問題不是「創業有沒有風險」,而是你有沒有能力降低風險、增加成功機率。
3. 他們不理解你的想法
當你告訴親友:「我要開一間專賣手沖咖啡的店!」他們可能會說:「一杯咖啡才賣多少?能賺錢嗎?」
當你說:「我要做自媒體!」他們可能會問:「這算是正當工作嗎?」
當你說:「我要開發一款APP!」他們可能會說:「你寫程式的嗎?不會被大公司打趴嗎?」
因為他們不了解你的行業,不明白你的市場,所以他們只能用自己的認知來評斷你的選擇。
親友反對,你應該怎麼做?
面對親友的反對,你可以選擇放棄創業,也可以選擇更有策略地說服他們。這裡有幾個方法,可以幫助你平衡創業夢想與親友的擔憂。
1. 先冷靜,不要正面衝突
親友反對你的創業,通常是出於關心,不是敵意。所以,當他們說「不要創業」時,千萬不要暴怒回應:「你不懂啦!」
相反地,你可以說:「我知道創業有風險,但我已經做好準備了,這不是衝動決定。」這樣能降低他們的防備心,讓後續的溝通更順利。
2. 用數據與計畫來說服他們
親友擔心你會失敗,是因為他們覺得你的計劃不夠周全。如果你能拿出具體的市場分析、財務規劃,甚至是初步的營運計畫,他們的疑慮會大大降低。
例如:「根據市場調查,這個行業的需求正在上升,我的競爭策略是XXX,預計三個月內達到收支平衡。」
當你展現出專業,親友會更容易接受你的選擇。
3. 不要讓「資金問題」成為反對的理由
如果親友反對你創業,是因為你沒有資金,那麼你應該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,而不是硬著頭皮衝進市場。
可以從小成本開始,先做副業測試市場,或者利用現有資源創造收入來源。當你能夠證明自己的商業模式是可行的,親友就更難反對。
4. 讓他們看到「備案」,降低擔憂
親友反對創業,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害怕你「孤注一擲」,所以你可以讓他們知道,你並不是沒有後路。
「如果半年後沒有穩定收入,我會選擇回到職場。」「這是我利用下班時間經營的副業,確定有市場後才會全職投入。」
當他們知道你不是莽撞行動,他們的擔憂會減少許多。
最終決定,還是你的
親友的反對,來自於他們的經驗與擔憂,但最終要不要創業,決定權還是在你自己身上。
創業的確有風險,但如果你已經做好準備、降低風險,那麼你就不應該因為別人的反對而放棄夢想。
不過,如果你的創業動機只是「不想上班」、「想要自由」,那麼也許親友的反對反而是一種提醒,讓你重新思考這條路是不是真的適合你。
總之,創業不是為了證明別人錯,而是為了讓自己走對路。
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,那麼無論親友怎麼反對,你都應該堅持下去,因為最後能夠改變人生的,不是他們的話語,而是你的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