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厲害的人,不是會做事,而是懂得「怎麼回頭看」
- Bossfly闆爺
- 7月24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這幾年我越來越相信:「復盤」不是事後檢討,而是一種前進前的「自我對話」。
不是每次都要做得很完美,但每次都能誠實一點點,就夠了。
今天想分享的是一套我自己實踐多年的復盤方式,來自於日常經營、創業、也來自當一個父親與丈夫的角色中,累積出來的真實提問。
這不是KPI導向的填表格式,而是你可以用來和自己說真話的一套節奏感。
我把它分成四種復盤:日復盤、週復盤、月復盤、年復盤,一共33個問題。
🗓️ 日復盤:一天的結尾,是最誠實的時刻
每天問自己這幾題,能幫你從忙亂中找到秩序:
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完成了嗎?沒完成的原因是什麼?
今天哪件事做得最好?哪件事其實是浪費時間?
今天學到了什麼?(最好能用一句話說清楚)
明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?(不要列五件,列一件)
團隊今天卡在哪裡?我有沒有給出模糊的指令?
哪些資源被浪費了?會議拖時?重複溝通?
📝 改進指令:明天要停止什麼?開始做什麼?繼續做什麼?
📅 週復盤:一週一次的回望,是修正方向的轉點
週末或週一早上,給自己留30分鐘問:
本週目標達成多少?(估個比例)
最大的收穫與失誤是什麼?
有沒有重複犯的錯?(例如開會總是超時)
下週的關鍵解法會是什麼?
團隊誰值得表揚?誰其實情緒低落?
有沒有摩擦還沒說開的?(例如跨部門合作)
哪個重複性問題應該要寫成SOP?
哪場會議其實可以取消?合併?用什麼方式衡量價值?
📊 月復盤:拉高一層,看到行為和目標的差距
月底最值得自問的:
本月的大目標推進了多少?(收入、健康、項目)
哪些習慣幫助我?哪些其實在拖累我?
認識的新朋友或新資源中,誰值得長期合作?
哪個壞習慣是下個月一定要改的?
如果KPI未達,是執行問題還是目標設錯了?
團隊有沒有「一個人倒就全盤崩」的關鍵風險點?
📈 年復盤:把時間拉長,才看得見人生的軌跡
年底,最重要的不是年終獎金,而是:
我今年最驕傲的三件事是什麼?
哪個決定是我最後悔的?
哪個人或哪本書對我影響最大?
如果明年只能完成三件事,是哪三件?
團隊今年多了什麼核心能力?少了什麼舊習?
哪個管理決策我做錯了?
明年最想強化的管理能力是什麼?
市場、利潤、滿意度的KPI落差在哪?是策略偏了還是執行卡住?
🎯 復盤不是為了後悔,是為了「不重複活錯」
我曾經也是那種累了一整年卻不知道在忙什麼的人。
但自從我開始習慣問自己這些問題,才發現自己其實沒有迷路,只是忘了回頭看。
不是每一題你都要寫完,但至少每週、每月選幾題認真寫, 你會慢慢把自己從忙亂中撈回來。
如果你想要我用 Notion 做一份可複製的版本給你,留言「復盤清單」,我傳你我在用的那一份。




